11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谁最强?广州城市创新指数(2023)公布_耐高温工程材料_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产品展厅

PRODUCT CENTER

产品展厅

PRODUCT CENTER

11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谁最强?广州城市创新指数(2023)公布

发布时间: 2024-03-31 02:46:18 |   作者: 耐高温工程材料

  3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创新战略研究院)、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3)》(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近三年,广州创新发展水平提升明显,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五大维度均快速增长。

  《报告》还对2022年广州各区科学技术创新要素做多元化的分析,其中黄埔区科学技术创新综合得分居全市第一,9项指标得分均居各区之首。

  近年来,广州持续加大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着力突破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2022年,广州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达988.36亿元,较上年增长12.1%,总量居全国第四;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为3.43%,创近十年来最大增幅,是全国唯一实现连续9年稳定增长的一线城市。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达到120.97亿元,占比为12.24%,远高于全国及全省中等水准。同时,基础研究投入愈加多元化,“市、区、校、院、企”联合投入模式逐步推广。

  聚焦重点领域研发创新,广州获国家、省重大专项立项数增长21%,立项经费超过16.5亿元,突破了高质量量子点耐高温加工、金属结构材料增材制造等世界性难题。

  2023年,广州13所高校的13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居全国第四。

  《报告》显示,广州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同时,还在加快科研成果应用示范及产业化。

  2022年,广州拥有实验室、创新中心、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创新平台达2821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同比增长245家,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广州每万非流动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2.85件/万人,同比增长26.94%,增幅在20个指标中居第三;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645.54亿元,同比增长9.63%。

  2022年,广州“四上”高新技术企业以占“四上”企业1/7的比重,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挑起广州高质量发展“大梁”,增加值占比持续提升。

  从产业结构上看,广州“3+5”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增加值达8879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0.8%,经济增长近1/3动力来源于新动能。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和生物与医药健康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增长5.4%。此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60.6%。

  《报告》对2022年广州各区科学技术创新要素做多元化的分析,其中黄埔区科学技术创新综合得分居全市第一,9项指标得分均居各区之首;天河区科学技术创新成效显著,综合得分居全市第二,技术合同成交额居全市第一,7项指标进入全市前三;南沙区创新发展势头较强,综合得分居全市第三,R&D经费及研发人员投入较大,3项指标进入全市前三。

  整体看来,广州市各区存在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及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比如,番禺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平台建设表现优异,研发人员数量有了较大提升,未来要加大R&D经费投入与科技财政投入,提高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度。海珠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有了较快提升,未来应进一步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与科技成果吸纳能力。增城区科学技术创新投入持续加大,产业高水平发展表现较好,下一步应提升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高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度,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白云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了大幅度的提高,未来要着重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和引才育才用才支持力度,提升创新产出能力,促进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花都区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潜在能力较大,下一步应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加强创新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