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人工智能如何让城市变“智慧”?看昇腾AI与青岛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 2024-03-30 01:55:37 |   作者: 新闻资讯

  当前,人工智能(AI)作为数字化的经济时代的关键技术、赋能引擎,已成为各大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日,“算力赋能,智赋青岛”AI计算中心媒体探营活动来到青岛,一行人以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基点,探访了青岛多个AI赋能的典型案例,更见证了人工智慧助力城市发展的道路上昇腾AI与青岛的双向奔赴。

  2023年2月,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上线,这是山东首个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建设。

  “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使用率已达82%,有效解决青岛及区域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算力需求和服务问题。”6月26日,该中心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目前已与海尔、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50多家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实现了70多个算法模型创新,孵化了120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

  “实现了将东西跨度4600-6600公里,南北跨度约5000公里的整个西北太平洋风场和浪场预报数据,实时订正为再分析数据,大幅度的提升了预报精确度,并有效解决了向量场(风向)和标量场(风速和浪高)同时订正的难题。”从事海洋研究多年,如何更精准地预测海洋环境,一直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攻关目标。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部长、AI研究院院长董军宇教授讲到,人工智能让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变得明朗。聚焦“人工智能+海洋环境预报”,中国海洋大学联合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孵化“琅琊泊”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打造全球首个强对流领域的“ChatGPT”。

  其中,采用华为“全场景AI计算框架Mindspore”,依托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澎湃算力,实现海面风场实时订正、海浪实时订正、强对流预报三部分。

  “该成果攻克了强对流这一预报员所公认的最难预报天气类型,未来可对全球任意区域做2小时内的强对流临近预报,进而应用于海上安全、海洋能源开发与保护、远洋运输和海洋渔业等领域。”董军宇说。

  6月26日15时,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基于昇腾AI的“白龙”智能化浮标项目顺利完成下水海试任务。

  2016年,“白龙”浮标成功实现了观测数据的全球实时共享,填补了我国在深海锚系浮标观测系统上的技术和应用空白。“白龙”浮标是我国第一个面向深海大洋开展业务化观测的浮标系列,已经成功布放于印度洋和南海等海上丝绸之路周边海域的多个站位,是继美国的TAO/Atlas浮标和日本的TRITON浮标之后的全球第三个深海气候观测浮标系列。

  “近期,我们通过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的边缘计算等技术对白龙浮标进行智能化升级。”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宁春林说。

  首先,利用浮标实时监测数据和AI算法识别海洋关键过程并实现加密观测。宁春林介绍,原先浮标无法在浮标端进行关键海洋现象的现场识别。目前,我们利用AI建立关键海洋过程的模型,例如内波识别模型,能够最终靠对白龙浮标观测的实时海温数据来进行内波的识别,在主动识别到内波后,便可以及时进行加密观测,从而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内波数据。

  其次,利用浮标上的视频监控数据和AI算法识别周围的船和人并进行预警和现场取证。通过AI对安装于浮标上的摄像机所拍摄的图片进行识别,当识别出船和人并且判断其大概率会促进靠近浮标时,安装在浮标上的声光设备就会发出警告,同时把照片立刻传回岸站留存为取证材料。

  最后,利用浮标水下高速相机数据和AI算法识别和分类海洋浮游生物。原先需要将浮游生物照片取回,在实验室做图像后处理识别与分类。而在智能化白龙浮标上,安装有一个可以沿着包塑钢缆自主升降的剖面仪,浮标可直接对安装其上的浮游生物摄像仪所获取的图像进行现场AI识别和分类。

  6月2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空天地海一体化指挥大厅,大屏上显示着星载实时计算系统的架构图。

  北航青岛空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青岛空天行者科技有限公司CEO姚黎帆提到,星载实时计算系统以华为Atlas 200AI加速模块为主,搭配使用FPGA等关键器件,极大保障项目安全、可靠、高效的交付能力。

  据悉,该项目可应用于商业航天领域各类卫星,极大提升卫星的AI运算能力,有力支撑自然资源保护、区域态势感知等多类场景落地,未来也将同步拓展至各类对能耗要求比较敏感的行业,例如无人驾驶、边缘计算等。

  人工智能产业是一个持续加速发展的过程,需要全产业链的广泛协作与共同努力。下一步,华为将从始至终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人才发展”的生态策略,聚焦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以根深促叶茂,与产业界“共建、共享、共赢”AI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