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千亿”新材料产业跑出“加速度”_产品展厅_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产品展厅

PRODUCT CENTER

产品展厅

PRODUCT CENTER

重庆涪陵:“千亿”新材料产业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 2024-02-19 21:52:14 |   作者: 产品展厅

  人民网重庆2月20日电 (胡虹、焦磊)新材料能做什么?你手里拿着的塑料瓶,你身上穿着的有弹力的运动装,还有你驾驶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外壳都是新材料的成品。如今,利用新材料制作的成品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而“涪陵造”的新材料更是运用到全国众多高新技术产品。

  2月19日,“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重庆涪陵区,近距离感受当地新材料产业如何跑出“加速跑” ,造就“千亿产业”。

  走进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万凯)的聚合智能车间,10套切粒机正有序平稳运行,聚合物溶液像水流一般在管道内流淌,最终变成晶莹剔透的PET切片。在智能化系统的助力下,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高效且秩序井然。

  在仓储车间,五台叉车来回穿梭,将刚刚出厂的产品运往指定位置,20多名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为即将发往四川的一批订单作准备。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逐步的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对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和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国内外食品包装材料用途广、市场大。我们紧盯国外、国内市场,生产无毒性、可塑性强、透明的、价格适中的食品级PET瓶片,满足市场需求。”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轮值总经理袁春剑说。

  重庆万凯是一家以生产食品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分子新材料为主的企业。该公司生产的PET瓶片主要使用在于饮料、食用油等饮食业。自2018年入驻涪陵临港经济开发区以来,引进大型集散控制管理系统实施智能改造,于2020年3月和2022年1月顺利完成一期、二期项目投产。2022年,公司共完成120万吨产能、100亿元产值,约70万吨产品销往云贵川渝地区。

  “聚焦延链补链,我们将绿色低碳作为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又一引擎。”重庆市涪陵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杨荣说。以生产线改造为突破口,他们鼓励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科技、新装备,从源头降低能源消耗,削减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目前,可口可乐、农夫山泉、怡宝、娃哈哈、五粮液等企业都是该公司的主要客户。其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食品级PET供应商,填补了西部食品级PET瓶片的产能空白。

  在位于涪陵白涛的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展厅里,采访团看到这个地方展示了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这三种制备尼龙66的原料,以及制备好的呈白色颗粒状的尼龙66。

  “尼龙66是通过己二腈加氢精制生产己二胺,由己二胺与己二酸聚合制备而成。”重庆华峰化工公司办公室主任梁顺龙介绍。

  尼龙是聚酰胺的俗称,是五大工程塑料之首。尼龙66因其耐高温、耐水解、耐磨、阻燃性好、密度适中等性能优点,大范围的使用在工程塑料、工业纤维与民用纤维领域。

  据了解,当前,全球生产己二腈的工艺方法主要是丁二烯法、丙烯腈法和己二酸法三种。其中丁二烯法、丙烯腈法的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

  “我们从2013年开始组织团队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技改技措,在涪陵区政府的鼓励下,公司和高校研究团队合作,率先攻克己二腈‘卡脖子’技术。”梁顺龙说。华锋化工采用专有技术成功建成20万吨己二胺/己二腈生产装置,填补国内空白,打通了“苯-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产业链,为我国尼龙66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工艺方案。

  “坚持科学技术研发,实现自主创新,是进一步做大产业链的关键。”重庆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云表示。近年来,以“科创+”为导向,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加速打造白涛新材料科技城,集聚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进一步打通产业链堵点、断点。

  2010年,重庆华峰落户涪陵后,目前已经在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发展出华峰化工、华峰氨纶、华峰铝业、华峰新材料等企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和全球单体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

  “制造业是涪陵的支柱产业,从始至终保持着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重庆市涪陵区经济信息委党委委员、区工业发展经济中心主任黄斌说。

  近年来,涪陵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突出“科创+”“绿色+”,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围绕“五项倍增”目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和“五大”行动,推动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速建设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数据显示,2022年,该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295亿元,增长1.1%。当地拥有领军、链主企业10户、智能工厂17户、数字车间51个,国家绿色工厂6户、市级绿色工厂16户,专精特新企业90户(其中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市级“双百企业”31户。

  在涪陵现有的涪陵高新区、临港经济开发区、白涛工业园区中,有规上工业公司171户,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135.6亿元,同比增长0.9%,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93.04%。其中,涪陵高新区、临港、白涛园区分别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225.07亿元、243.12亿元、667.41亿元。而在涪陵的六大产业中,新材料产业首当其冲,已形成在全市材料产业中的第一个千亿区。

  黄斌介绍,其实,早在“十三五”期间,涪陵区便将新材料作为制造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依托华峰、万凯新材料、蓬威石化等链主企业,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着力提升产业链发展能级。短短几年时间,涪陵新材料产业便聚集了50余家规上企业。

  “我们正加快实现由工业大区向先进制造业高地蜕变。”黄斌表示。接下来,涪陵将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再引进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上下游关联企业,扩大产业链集群效应;同时,推动科研、人才、金融等要素向涪陵集聚,吸引科创项目,创新型、创业型团队,以及研发机构入驻,通过引资与引智并重,强化“科创+”“绿色+”赋能,力争到2026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5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做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